上一期谈到了「创造自己和输出秩序」,这一期接着聊聊 Sol 提到的「原生职场」。我想和原生家庭一样,这也是一个对人影响很大的因素。好的原生职场能帮助人成长,塑造正确的职场观,培养专业技能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是向有经验的、值得学习的前辈的绝佳环境。
原生职场甚至可以更加细化到所在的部门或组,而不是公司。很多大公司名头听起来响亮,但实际上部门与部门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相差甚远。决定一个人工作开心与否的因素一方面是这份工作是否带来价值与满足,还有很多时候就是老板和身边的同事。老板和同事好沟通和交流,项目上给予支持,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老板不支持,同事恶性竞争,人就容易焦虑和感到压力。
我的工作经历不算太长,从实习开始算也就是 2022 年开始。回头看的话,我的原生职场给我带来了这么几点好处:
- 能力强的同事作为榜样。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和人沟通交流协作的重要性上升非常多。学校无非是熟悉不熟悉的同学做小组作业,涉及一些分工协作,搞砸了无非是分数高低。工作中的项目如果搞砸了后果会严重很多。我从当时合作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上学到了非常多:工程方面如何用清晰优雅的示意图展示需求,如何沟通技术细节;项目管理上如何去协调一个几十人参与的会,如何分清主次重点,如何保证项推进顺利。这些优秀的同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所需要提高的地方和前进的方向,同时他们很乐意去 mentor 我们这些实习生们。
- 良好的组内氛围和支持的老板树立正常的职场观。当时我实习的组是一个非常透明的组,所有人的日历是可以看到具体的会的名称的(并非说这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因素,只是说一个现象),这也让我即使现在在工作中也是保持自己的日历对所有人可见,我想的是如果一个总监都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会议内容,我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同时组里氛围也很好,沟通很通畅,没有人会去卷别人,没有无效的恶意竞争。老板也非常好说话,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去 push 组员,什么时候需要提供支持,尤其是在面对其他组的时候,不合理的需求能够帮组员挡回去。
Sol 说,他拿到大厂 offer 的那一刻,他的大厂情结就消失了。我从实习开始到现在工作,都算是比较大的公司。某种程度上我也觉得我的大厂情结也结束了,尤其是逐渐意识到对于大公司而言,裁员时完全不在乎你是在这里工作了十年还是二十年,只是表上的一个名字罢了后,我在慢慢把自己从和公司绑定的观念中抽离出来,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份工作,我现在所做的更多是为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打基础、为下一份工作做简历。
回到原生职场的主题,我想选择大公司作为原生职场的优势在于,相对更大的概率遇见有能力的同事,更规范的工作流程,更完善的培训,以及更有竞争力的薪资。但是否一定是要大公司?我觉得也未必,正规军有正规军的打法,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奇招,最终于个人而言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我目标,贡献社会价值。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原生职场,不过是否是一个「好」原生职场,就有些运气成分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