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己 & 输出秩序

创造自己 & 输出秩序

网状的世界中找出线形的结构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错觉,觉得最近(视频)播客多了很多好的长内容,上一期的更新其实就是说这个。最近挺有感触的有两则内容,一则是播客「知行小酒馆」和罗振宇的访谈,这期内容里谈到了「创造自己」和「输出秩序」这两个概念;另一则是 Sol 的一期更新,提到了「原生职场」的概念,这个概念很有意思。这篇想先聊聊罗振宇的访谈这期。

首先是「创造自己」。我理解的「创造自己」,是在不断思考、不断创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对自身的了解,形成自己的品味,形成个人的兴趣和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这里说的创作不一定是指写作、播客等内容输出,也可以是人生经验的不断累积而形成个人偏好的过程。

日常生活很容易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而一下就流逝,比如很快 2026 年就要到了,回望今年,好像又是平淡无奇毫无记忆点的一年。其实在日常的很多间隙中,我都想过要做一些事情,比如好好做饭,开播客,写博客,做视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人生还是要好好经营的,把每一天过好,用心生活,用心创造。罗振宇说他现在做的系列「文明简史」不容易,他说是「太痛苦了」,以至于需要开直播写稿来监督自己。但是他还是坚持做,因为这件事有价值,有意义,值得长期主义。

这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在书《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什么》里说的他对于跑步的一些看法。大意是有人问他不觉得长跑难受吗,他说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内很激励我,以至于后来我觉得人生和茶是一样的,底是苦涩,但细细品味后能回甘。

另一个是输出秩序。罗振宇提到这个概念,主要是想表达创作要有节奏,不能时而日更八则,时而一年都不更新。创作者要给人以一种稳定在场的感觉,才能获得信任和品牌。

这让我想到 20 年时期我的更新,当时确实是做到了周更 newsletter,也是让我非常惊讶的订阅者增长。内容不见得多么出彩,但是胜在更新稳定。这样看来现在还是挺惭愧的。还是要多输出。

AI 到来后活人输出的内容会不会失去价值?毕竟碎片化的短剧、AI编写的内容比以前的内容农场产出的还要多,而且很多内容都被精心设计了「钩子」,很难抗拒。我想这个答案对我来说是不会,因为活人输出的内容有人味。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