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写慢改

给文浩的回复

文浩大概是我见过坚持写作最久的 newsletter 创作者了,他也许算是少数穿越了这么多周期:20 年的 hedwig,之后是知园,竹白,到现在的 quaily,还在坚持输出的人。「保持在场」是我前段时间想到的一个词,作为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能做到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

下文是我给他的回信,希望有更多人写文,希望更多人有自己的长期作品,你可以在这里关注文浩的事不过三

嗨文浩,

前些天看到你写的「快写慢改」,对我触动很大,本想马上回复,但不了了之了。邮件回复似乎就是这样,它因为非及时沟通减轻了即时通讯中的那种压力感,但也让回复的阻力增加:潦草几句的回复似乎太邋遢。这期看到你提到了我,感觉不回复实在是说不过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写作频率下降很多。我的借口是工作的繁忙,实则我觉得是思维上的懒惰。思考和输出实在没有消费内容来得轻松,同时我也有些完美主义,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为什么发出去浪费他人时间?所以往往我是在焦虑和拖延中徘徊,焦虑自己的思考与输出不够多不够深,因为文字的数量和质量而拖延。

我想写下文字和思考,一是为自己而写,而是渴望被他人看到和认同。有些时间我觉得只要为自己而写就好,但我现在慢慢接受一个写作者多少还是会渴望自己的内容被认同和传播的。好的文字某些时刻能触动人,能留在人心,在人生之后的某些时刻回荡,就像你说的那些话,原文也许慢慢模糊,但那个思想一直会在。

感谢你的持续写作。

顺颂夏安,

陆屿